室友復活節的時候去了柏林,帶回一隻可愛的柏林熊給我。
我以為這就是我跟柏林唯一的緣分。
「你想跟我們去柏林嗎?」
"... ... 好啊!"
來自俄羅斯的好朋友們這麼問我的時候,我問完車票價錢居然毫不猶豫就說好了!
我居然就這麼答應了!!!!! (覺得又花媽媽錢真是不孝)
雖然上一次去西歐被物價嚇死手機被偷,不過就這麼再也不去西歐好像不太值得 :P
所以趁著這次化解陰霾吧!
不過容我一改流水帳的寫法,這次以我所見分主題寫 :)
一樣有成千上萬的照片可以看~
*行程(僅供參考而已哈)
五 18.00左右抵達,check in, dinner
六 蘇菲夏洛特廣場(sophie-charlotte platz)、不小心經過蒂爾加滕公園(Tiergarten)、勝利紀念柱(Siegessäule)德國國會大廈(Reichstag building)、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 Gate)和市中心、博物館掃視(我們都沒有進去)、柏林電視塔(Berlin TV Tower) (登塔13€,不便宜可是可以看到整個柏林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Kaiser's超市大shopping(星期天超市不開門)
日 波茨坦(Podstam)一日遊、再回國會大廈免費參訪
一 柏林圍牆(Berlin wall)靠近 warschauer Str.的部分、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黑白自拍機(photoautomat)、紀念品、polskibus at 19.00
柏林真的很大,儘管我們已經看了很多,我還是覺得有更多需要更仔細地看、也還有很多我們來不及看的東西!
從地面跨越國界
在台灣體驗不到的感受。
從台灣出發,跨國界的方法永遠是從天空飛過去、或者郵輪;國境的邊界有沒有什麼好像沒這麼重要,反正降落在另外一個機場就知道我們在國外了。這次是我第一次從陸地上跨越國界; Polskibus搭九個小時就可以從克拉到柏林,其中只有最後兩小時左右是在德國境內移動;也就是說,其實柏林非常靠近德波邊境;在抵達邊境之前正好是午睡時間,我毫不猶豫地睡著了,想說到邊境的時候會停下來檢查護照。 醒來之後看時間,咦怎麼已經下午五點了??!(表定抵達車站時間是17.15) 抬頭一看發現高速公路上所有路標都換了顏色,而且變成我看不懂的語言。
居 然 沒 有 檢 查 護 照 ! ! ! ! !
想起我出比利時機場也莫名其妙就到出口時的錯愕,申根國家還真的超級方便哪(但其實我很想收集護照的章XD)
後記。
所以回程的路上打死我都不睡,聽說他們只會選某些經過的車輛,像我們這種bus,也只會挑人檢查,而不是整車都看。 結果國境的周遭果然沒什麼人,我們就像穿越了一片森林般地、看到了一個標著 PL的告示牌,然後再穿越很大片的森林跟顛簸的路,接著就全部都變回波蘭文了... ...
柏林的捷運系統
這裡的捷運叫做U-Bahn,所以如果在路上看到大大的U並標示方向,就是捷運的意思。有其中一種一日票最多可以5人用,平均下來4€左右,跟台北的捷運價錢差不多(BTW 台灣的交通跟歐洲相比其實算是神貴);運作的方式跟捷運的氣氛都跟台北很像,不斷地讓我想起台北的畫面。
不過別想柏林的男生會讓座,呃 當然不是讓給我哈哈!
在波蘭,男生們看到太太等級以上的通常都會很自動地讓座,而且在很多人要擠上交通工具的時候,一半左右的男生們會乖乖地先讓女士們上車,但是柏林的男生根本不管別人死活地一屁股坐下去;進同一道門也不會特地為你開門或留門(覺得我一定是被波蘭男士的禮貌寵壞哈哈)
和類似輕軌的S-Bahn結合,柏林市中心的交通系統看起來複雜到一個爆炸,不過各站都有明確地方向標示,路上也都有指標,只要搞懂方向就不會有問題;我們很幸運地第二天就差不多把系統搞懂了,到離開的那一天我們連要幫人指路都沒問題!
23.00 台北捷運的尖峰時段,柏林的地鐵平靜地不得了;半小時前我們還在市中心布蘭登堡門附近的"森林公園"裡使用手電筒app前行;入夜的的歐洲市中心果然跟台北很不同呢!
市中心仍然是一片綠地
照著地圖前往"應該是市中心"的方向。可是不管怎麼走,我們都在一大片樹叢底下的感覺。我邊走邊看旁邊的草叢,赫然發現居然還有野兔!!! 野兔欸!!!!!!!!!!!!!!!超級可愛但他們還是反應很快地在我按快門之前逃跑了。
路一樣很大條,車子一樣很多,可是走在人行道上的我們卻有種得到寧靜的感受,也沒有空氣汙染的感覺。
語言這東西真的很妙
這裡會英語的人比想像中的少,常常我們在問路在拜託別人拍照時,他們通常都不會說英文;但他們會很熱心地爆出一段德文問你「你是不是需要什麼幫助呢?」(我們聽不懂半句德文,可是就是知道他是這個意思)。印象最深刻的是星期六晚上在找超市的時候,一開始問的路人以為我們是肚子餓想吃東西,個個拼命地想指出餐廳位置;我們blabla用英文說了一串「不是食物!! 我們要去超市買隔天食材!!」
第一個大叔試圖用90%德文+10%英文跟我們說在哪,我們當然聽不懂......過了馬路之後他問我們從哪來。
"Russia","Russia","Taiwan"......
"Russia???!"他驚訝地問 "по-русски?" (說俄文嗎?)
結果他用俄文簡單講解自己曾經去過俄羅斯,可惜沒能在那邊待很久;不過卻比剛剛更精確地指出了超市的位置。 後來跟我同行的兩個朋友Маша 和 Катя 告訴我用俄文有時候其實很危險,因為永遠不知道對方的反應會是極好還是極差;幸好我們運氣很好......
循著大叔的200公尺後右轉,我們繼續在市中心迷路;第二個男生叫我們最好回剛才的鬧區買(雖然比較貴),但我們還是不死心地繼續往右轉後直直走,來到一個莫名安靜的區域,唯一的生路只剩下在對面等紅燈的大嬸。
她跟其他大部分路人一樣,聽完我們blabla一串英文後說聽不懂,不過也問了我們需要什麼幫助
"Uhhhhh, SUPERMARKET" Катя直接丟出一個字......
然後大嬸就恍然大悟地用力一指她來的方向,應該是告訴我們就在那條路上的邊邊而已。
我們完全不懂德文,可是還是可以溝通欸 (呵呵呵)
德國的平價紅酒
找到超市之後大買特買,我們決定買酒慶祝這趟旅行! 興奮地抱著食物跟酒回家,倒出聞起來很香的紅酒(德國平價牌,才5€),一喝下去發現苦得可怕;相較之下,2€的草莓啤酒反而好喝多了。
結果直到離開hostel那一刻,我們都沒有再打開過那支紅酒,變成送給hostel的伴手禮了??!
8500公里遠
小小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花13€登上約莫200公尺高的電視塔。
覺得這個告示牌很可愛。
安檢→走進電梯→然後你就在天上了XDD
有安檢系統一開始讓我覺得有點多餘和小莫名其妙,不過經過Маша 的解釋 「世界上人這麼多,你怎麼知道不會有人帶炸藥上去?!」就覺得合理很多哈哈哈。
在塔上除了可以360度觀賞柏林市中心景觀(就是這時候發現市中心有一座叢林的!!),他們還標示了各個方位的城市和距離。 其中一格寫著 HongKong 8000 km。 新竹應該再加個500km左右吧,覺得應該很遠可是又沒這麼遠, 這半年一直跑來跑去的我,已經對距離越來越沒感覺了......
Podstam 波茨坦
我完全不會念德文,所以一開始我念這個城市名字的方法是來自波蘭文 Poczdam。我以為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直到Маша在一旁用俄文恍然大悟般地唸著podstam podstam,我才突然想起中文!!!
原來是歷史課本瘋狂出現的"波茨坦"會議啊! (雖然我歷史不好,但還是簡單介紹一下。就是二戰之後同盟勝利國開會討論要如何處理戰敗的德國和日本,還有戰後國際和平條例等......與會國有蘇聯、英國和美國。)
撇開歷史事件不談,這裡現在其實是一個很寧靜的住宅區(覺得跟我們的Kazimierz很像)。一路走著,旁邊都是高級到不行的住宅區;房子有特殊設計、有自己前院後院。我們一邊狂拍照一邊說著,到底要多有錢才可以住在這裡?!
儘管在這裡等著我們的是一陣又一陣莫名其妙的大雨和只有偶爾賞臉的陽光,還是沒有打亂我喜歡這裡的心情!而且因為其中一位朋友這天要先離開的關係,我們很可惜地沒能好好逛完這裡!如果有機會再來到柏林,我還是想再回來這裡!
歐洲的育兒方式
從柏林勝利柱朝著電視塔的方向一路走就可以到市中心。漫步在這3公里左右的路程中,正好看見了親子賽跑活動。這天正好是星期六,爸媽牽著小小的小朋友(看起來3歲左右或以下)慢慢地往前跑。有小朋友一臉皺在一起但還是用力往前跑,有小朋友跑到一半罷工停下來大哭,也有小朋友冷靜到不行地前進。
這個孩子是這一輪比賽的最後一個,他沒有停下來大哭,爸爸也沒有乾脆抱起他往前衝,而是陪著他慢慢、但穩定地朝向終點前進,爸爸的臉上充滿幸福的笑容。
旁邊的觀眾呢? 我在瘋狂追著這畫面前進的同時,也看見路邊的觀眾個個都拍著手為他加油,而且每個人都用很正向積極的眼神看著他們!
歐洲的小朋友就是在這麼正向的環境中長大的。
第一個讓我感動的點是,就連我只是個來玩幾天的過客都能看到這樣的畫面,表示他們一定很常舉辦這類活動(臺灣的爸媽們都太忙於工作了,而且好像也沒這麼多這類的活動);第二個感動的點是,歐洲的小孩被給予完全正面的成長環境。我相信到終點後,爸爸一定會對他說「我們一起跑完了! 你好棒!」而不會有人嘲笑他說「你怎麼會跑最後一個,好丟臉哦! 下次加油不要當最後一個」
有多少台灣的孩子背負著不要當最後一名的壓力長大?
回程的路上跟Маша聊著這些,發現俄羅斯跟台灣很像,家長們都花很多的時間在工作(儘管可能不是我們爸媽願意的),好不容易到了假日,只會想在家裡賴著休息,反而忘記了應該要好好去外面走一走散散心。
很沉重的話題,但我們都期許以後的我們可以不要過這樣的生活!
筷子
不知道為什麼柏林有超多亞洲餐廳,我們住的地方樓下有一整條街都是壽司店!!!還有很像便當那種有主食有菜的外帶商店。我很認真的問Катя.Маша "妳們確定我們不是來到亞洲旅遊嗎??!"
第三天晚上我們決定到就在旅館樓下的亞洲餐廳吃飯。
他們給了刀子、叉子、湯匙,還有筷子。
筷子。
三個月以來拿筷子次數不超過三次,不過我還是像本能動作地一樣抓起筷子,她們倆用驚訝到不行的眼神看著我 「天哪! 看妳拿筷子好順好神奇!!!」 (呃...畢竟我也是拿筷子長大的哈哈)
拿起筷子,拿起叉子,最後又再拿起筷子;找回了每次吃飯最習慣的方式。
儘管我在這裡已經被很多人說是「歐化的台灣女生」,我還是希望自己能真實地做原本的自己!
永遠都不能忘記我們來自哪裡,永遠都不可以忘本!
旅行原則
一個人旅行有時候太單調;兩個人旅行默契一定要夠好;三個人旅行最好玩,因為永遠會有第三個人拯救你們!
你就是那個會拯救我跟大黃的QQ
回覆刪除哈哈哈哈!!! 說來描述我們三個也的確很貼切餒~~
刪除快一起旅行!!!!!!!!!